1.战国时期主张节约、反对厚葬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孙子
C.庄子
D.墨子
2.北朝成书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范缜
D.沈括
3.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少数民族是( )
A.回纥
B.突厥
C.契丹
D.吐蕃
4.李自成起义的水平高于古代历代农民起义,最主要的理由是( )
A.参加起义军的人数最多
B.坚持斗争的时间最长
C.起义中建立了农民政权
D.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5.鸦片战争后,魏源撰写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瀛寰志略》
C.《康輏纪行》
D.《资政新篇》
6.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政权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称天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7.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8.下列关于《天演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演论》的翻译者是严复
B.《天演论》运用“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观点,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
C.在《天演论》中,严复呼吁“救亡图存”、“自强保种”,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
D.《天演论》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
9.皖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是( )
A.段祺瑞
B.张作霖
C.冯国璋
D.陆荣廷
10.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最主要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C.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1.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揭露了日本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 ②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④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其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展开“乒乓外交”
B.1971年,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举行会谈
C.中美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5.17世纪在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是( )
A.工人和农民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D.新贵族和自耕农
16.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以除政令分歧之弊……”与之相对应的内容是( )
A.“置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富国强兵
D.文明开化
17.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18.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来势迅猛,破坏性大,但持续时间较短,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
B.来势迅猛,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世界各国
C.来势迅猛,破坏性仅限于工业领域,且持续时间较短
D.来势迅猛,破坏性不如已有的危机,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但持续时间长
19.下列各项中,对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有直接作用的事件是( )
A.欧盟的形成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联合国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20.以下关于华沙条约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为对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
B.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C.成立时包括欧洲和亚洲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D.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晚成立六年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D
解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他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春秋时期的孔子和战国时期的孟子,后世合称为孔孟;其主张孝道,不会主张节葬。孙子是兵家,兵家的内容已经从教材中删掉,因此可以将此项看做干扰项。庄子,名周,宋国人,著有《庄子》,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春秋时期的老子和战国时期的庄子,后世合称老庄。只有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鲁国人)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
2.【答案】 B
解析:《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贾思勰是农学家。祖冲之是南朝数学家,其著作为《缀术》,其最大的成就是空前精确地计算圆周率。范缜为南朝的哲学家,与农学无关。沈括是宋朝人,也非本题要求的选项。
3.【答案】 A
解析:最新版成人高考大纲中提到的唐代少数民族只有两个:吐蕃和回纥。吐蕃的知识要点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婚及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回纥则出兵帮助唐朝将领郭子仪、李光弼收复长安、洛阳,平定“安史之乱”,所以正确选项为A项。突厥根本未出现在新教材中,契丹为五代和北宋时期建立辽国的民族,两者均不应选择。
4.【答案】D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发生在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就其性质而言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各个时期的农民起义又各有特点,表现出逐渐进步的趋势。明朝末年发生的李白成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这是前所未有的农民起义纲领和口号。这个口号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方面的要求,这是反对封建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要求,因此表现出李自成起义水平高于历代农民起义。其他选项如起义军人数多、斗争时间长、建立了农民政权等也是高水平农民起义的表现,这些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都曾经出现过,并不能说明李白成起义水平“最高”,也不能是“最主要的理由”,因此必须选择D项。
5.【答案】 A
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知识记忆题。《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作,它介绍了西方历史地理知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他选项应该很容易被排除。值得留意的是《资政新篇》,它是太平天国领袖之一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6.【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认识能力,考生应注意从历史发展线
索中来把握具体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而洪秀全称天王和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定都天京则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7.【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很多,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总结条约、制度的一些特点,这样才能增强记忆、准确答题。从开放通商口岸这一方面来分析,《南京条约》开放东南五口;《天津条约》则新增十个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到长江中游的南京、汉口、九江、镇江;《北京条约》则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天津为北京的门户,天津的开放,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渗透到清朝统治中心的附近。
8.【答案】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天演论》一书的掌握情况。《天演论》的翻译者、内容、作用均为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D选项与《天演论》风马牛不相及,应该不会产生干扰作用。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
9.【答案】 A
解析: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既不讲“文治”,也不讲“法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不仅要掌握各派军阀的代表人物,还要学会分析造成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
10.【答案】 D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很快形成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其象征就是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冲击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因此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镇压,最终失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表明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必须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A、B、C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注意进行比较分析。
11.【答案】 A
解析:本题涉及对“一二·九”运动的认识问题,1935年12月9日,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平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因此,①、②、③选项都准确地表述了该运动的影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来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解答这样的问题,可以采用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12.【答案】 C
解析:以上四部历史文献在我国宪政建设历程中都有重要影响,其内容和性质我们应该掌握。《钦定宪法大纲》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清政府颁布的,它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这种权力不再是“神授”的,而是法律规定的。l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l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3.【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这一过程的了解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指的是中美之间结束这种对抗局面,其标志是《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1972年中日建交;l979年中美建交,中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4.【答案】 B
解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由于我党在政治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上犯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损害。这些“左”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5.【答案】 C
解析:本题旨在帮助考生掌握l7世纪英国革命的特点,即资产阶级是和新贵族结成同盟,共同掀起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掌握了这一点,对英国革命的方式、过程以及结局也就容易理解了。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首先可排除选项A,因为17世纪英国还没有形成工人阶级;根据同样道理,选项B也可以被排除;选项D所指新贵族和自耕农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17世纪英国革命是一场推翻封建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当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这样选项D也可以被排除;选项C是正确选择,由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同斯图亚特王朝抗衡,因此他们与新贵族结成了同盟。
16.【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治维新内容的理解。明治政府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废除封建制度。在政治方面首先将藩主变成地方官、剥夺了他们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又宣布“废藩置县”,免除各藩知事的职务,让他们一律前往东京居住,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这就一举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由此,从材料可见,B选项是正确的。A、C、D均为明治维新的内容,主要是在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不符合材料中所指的政治方面的要求。
17.【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客观认识。1855年继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和财政危机的内外困境,感到改革的紧迫性,决定推行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l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俄国农民获得了解放,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改革是由各地贵族委员会执行的,对土地的估价通常远远高于实际价格。农民需要一次性支付20%的赎金,其余部分由国家银行垫支给地主;农民分49年偿还贷款和利息。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儿子。由此可见C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
18.【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认识,这场危机从传播速度、破坏性、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上,在当时都是空前的。因此,A、C、D三项中对其在某一项上的限制都与本次危机的特点不相符
19.【答案】 A
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多极化”及其适用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多极化”是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的,如果说全球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趋势的话,“多极化”就是用来描述世界政治格局的。从这个角度看,D项可以被排除。B项虽然是政治领域的事件,但却是维护两极格局的,对参加国实行统一指挥和领导。C项对联合国的时间界定是“建立”,即它成立初期,那时候它对世界格局变化的直接作用还不突出,实际上还是受少数国家控制。A项为正确项,是因为欧盟成立本身就是在两极格局解体的背景下,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答案】 C
解析: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时,虽然亚洲已有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加入该组织。这是需要记忆的历史事实。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史地综合》精选练习及答案(2)”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学历提升、报考费用、加分政策、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的相关问题, 可以随时联系湖南成考网的《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了解。
本文标签:湖南成考史地2020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史地综合》精选练习及答案(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acc.gd.cn)
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官方信息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为准